欢迎来到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怀化分市场
 您当前位置:技术交易 > 

规模化相变储热技术研究


行业类别:新能源与节能高技术服务
所处阶段:中试阶段
持有单位: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转让方式:
转让价格:面议

成果信息

鉴于此,课题组发展了涵盖数十种纳微结构无机储热材料配方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材料覆盖200℃至900℃,储能密度高达450kJ/kg以上,导热系数可达4W/(m·K)以上;掌握了纳微结构储热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并实现每天吨级试生产规模;提出了储热装置模块化设计理念,实现储热装置放大和有效集成;建成了200kW基于储热的节能示范系统。该项技术可应用在冶金/化工高能耗行业余热回收、太阳能光热发电、电力“削峰填谷”、风力发电、以及民用建筑采暖等领域。)

背景介绍

现有的工业余热回收技术主要以直接回收利用为主,无法实现低品位余热利用和热能跨时间、跨区域梯级利用,导致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偏低。而储能技术能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的不均匀性,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

应用前景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Pike Research的预测,从2011年至2021年的10年间,将有1220亿美元投入到全球储能项目中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示范项目在中国运行,储能在中国的关注度也逐渐上升,若考虑抽水蓄能、储热技术等,预计到2020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36.97GW,占2020年全国发电总装机量1800GW的7.6%,储能发展前景广阔。仅以钢铁企业余热为例。目前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的余热利用率仅为30~40%。若将该项技术应用到钢铁行业余热回收,可实现烟气余热回收率达到90%、高温钢渣余热回收率达到60%,可节能2160万吨标煤/年,减排二氧化碳500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