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自2003年开展了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MDI)清洁工艺研究,提出CO2经过二苯基脲制备氨基甲酸甲酯,后经直接热解生产异氰酸酯新工艺路线,该反应过程温和,可以实现甲醇、氨气的内循环。MDI生产过程将完全以苯胺、CO2为原料,降低原料成本20%,形成更具竞争力的CO2经碳酸酯生产MDI绿色产业链接技术。目前实验室已经成功首次获得非光气4,4MDI产品,符合国家标准。课题组开展了百吨、千吨级间歇试验,并完成了千吨级工艺包和初步设计。)
背景介绍
异氰酸酯是生产大宗聚氨酯工程材料的主要原料,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是市场需求量大、最具发展前景的异氰酸酯品种,2015年全世界需求量超过500万吨,我国需求量达到200万吨,并以年10~15%的需求量持续增长。传统的光气法使用剧毒的光气,且反应中生成氯化氢,对设备腐蚀严重。目前光气法MDI生产技术主要由拜耳、巴斯夫、道化学公司等跨国公司掌握,我国烟台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掌握光气技术。总体上说,我国异氰酸酯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且生产成本过高,形成垄断,严重影响了国内聚氨酯材料的发展。)
应用前景
经过设计院初步测算,非光气工艺在万吨级规模上建设投资将比现有光气法低40%,显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工业化前景。上述技术成果已经开始进入千吨级连续化中试生产线建设阶段。在万吨级大型生产装置开发成功后,技术优势将更加明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将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