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项目组从循环经济的基本实践出发,研究资源循环与物质代谢的内涵和理论方法,开展了重点企业-工业园区-典型区域多尺度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研究与生态产业构建技术方法研究,已完成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湘乡市涟水河生态和谐型循环经济带发展规划等研究,其中清水塘工业区进入国家发改委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依托济南钢铁集团,设计完成铁资源高效转化利用、余热余能梯级利用等在内的五条循环经济技术链,构建了大型传统钢铁联合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示范,为我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模式构建做出了重要贡献。)
背景介绍
我国钢铁、有色、化工、煤炭、轻工等重点行业区域集群化已经成为主要发展模式,工业园区与重点区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体约占我国工业GDP的60%以上。但目前仍主要采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传统生产技术与发展方式,特别是在典型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缺乏多产业之间的生态链接耦合技术、废弃资源的协同利用技术以及区域污染的综合防治技术,园区化、区域化效益未能充分显现,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依然严重。随着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及重点区域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生态化转型的 需求,迫切需要针对典型工业园区及重点区域构建跨行业、集成化的产业系统耦合设计与污染源协同发展的工业园区及重点区域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规划与构建技术示范,引领重点行业的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应用前景
依托我国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及重点区域,形成工业园区/重点区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规划与构建技术,在区域内构建可落实、可推广的大尺度多产业废弃资源监控与交换管理平台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集成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形成的技术示范及平台将对我国推进工业园区及重点区域多种产业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建立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有效的提高园区及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产业化所需条件:拟在重点行业工业园区及重点区域建设区域尺度废弃资源监控与交换管理平台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集成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作为产业化支撑条件,总投资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