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本项目针对高能耗电解铝的生产过程,提出在离子液体低温熔盐体系电解铝新技术。新技术采用离子液体作为新型熔盐来电解铝,可以在很低温度(25~150℃)和较低的槽电压(1~5V)下进行,能有效减少反应能耗和污染。离子液体有望代替传统的电解质,实现低温电解铝技术在工业上的大规模应用。)
背景介绍
铝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原料,2009年产量已超过1100万吨,仅次于钢铁产量,是有色金属中产量最高的。传统冰晶石-氧化铝电解铝工艺存在能耗高、能量利用率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大(每吨铝放2吨二氧化碳)等问题。据统计,每年电解铝耗电量占我国用电量的6%,相当于2—3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而其中50%的电耗都是用来维持1000度高温的。)
应用前景
2011年,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神火集团共建清洁节能工程技术中心,将“离子液体低温电解铝技术”应用于生产。该技术使铝电解精炼的工作温度从通常的高于700℃,下降至100℃以下,节能约30%,生产总成本下降约20%,铝产品的纯度可提高至99.9%以上。同时,低温下熔盐对电解槽腐蚀性大大降低,有效延长电解槽寿命,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并可以根据工艺特点直接生产铝粉,产品附加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