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一、本发明将煤壁垫板凸端实体插入岩壁垫板凹槽端实体构成整体,且保证转动凸端插入凹槽端圆环孔内,然后紧贴巷道壁,将锚杆打入巷道,固定牢靠即可。所组成的支护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加工与使用方便等特点; 二、本发明不仅垫板间相互组合保证了垫板的强度,还与高强度锚杆配合使用,增强支强度的同时又增大了护表面积。 三、本发明针对半煤岩巷道上下变形不均匀的情形,将煤壁垫板凸端实体插入岩壁垫板凹槽端实体构成整体;保证煤壁转动轴插入环形孔且被伸缩块固定牢固。变形较大的煤层部分必然对垫板施加压力,此时凹槽内部的转动凸端必然向巷道内压缩伸缩块发生错位,进入错位状态;保证锚杆支护可靠性。)
背景介绍
对于薄煤层软岩巷道变形与控制问题,主要集中在半煤岩巷道的研究上。半煤岩巷道是指岩层占掘进工作面面积1/5~4/5的一类巷道,该类巷道主要布置在采区或工作面附近,受到开采扰动较大,加上巷道围岩本身力学强度低,其变形量大、变形时间长,导致支护结构失效和巷道失稳,大大增加了维护与返修成本,直接影响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从大量巷道调查和现场观测结果,可以发现:对于薄煤层半煤岩巷道的变形是不均匀的,具有一定的特点,例如:巷道两帮中下部鼓出严重,上部变形较小,使巷道由原来的矩形变成倒梯形;或者巷道两帮呈“凹”或“凸”形,等。因此,对于深井大变形类半煤岩巷道的支护不但应体现在“三高”特点,而且还要体现在“关键部位”和“其它部位”的耦合性,既要考虑到煤层的变形特点,又要考虑岩层的变形特点。目前的支护技术大部分没有考虑到深部半煤岩巷道围岩的不均匀变形的特点,导致支护结构体与围岩应力互相不匹配,出现支护体局部或关键部位容易破坏,从而影响整个支护效果。)
应用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