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自从八十年代初以来,本课题就开展了恶性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的研究,不仅首次发现了新的Extended Lewisy肿瘤抗原,建立了全方位的研制单克隆抗体的技术平台,制备了数十株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特别是在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资助下,进行了大肠癌单克隆抗体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的系列研究,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在抗大肠癌单克隆抗体中,单克隆抗体Hb3、CC-1、A12-2及W135等对大肠癌的反应尤为突出。这些单克隆抗体对大肠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期值与CA19-9试剂盒相当,而优于CEA试剂盒。更为重要的是,部分单抗所针对的抗原,其表达水平与疾病的病程相关,手术前高水平表达,手术后表达降低,如果肿瘤复发,在患者出现症状前,其表达水平即有明显的升高。这些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不仅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还可用于肿瘤复发的监测。)
背景介绍
大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统计数据表明,70年代大肠癌的发病率小于10/10万,而90年代已上升至23.4/10万。对于大肠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部分病人手术一段时间后肿瘤复发。就目前而言,提高其治疗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出现以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大大加速了这一工作的进展。国外用于大肠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试剂盒主要有CEA试剂盒和CA19-9试剂盒,其结果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应用前景
大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癌,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且大肠癌手术后的复发是影响治疗率的关键因素。我室所制备的大肠癌单克隆抗体,不仅在大肠癌的诊断指标方面与国外同类试剂盒相当,而且它能检测手术后的复发。以我国90年代的发病率计算,每年大肠癌患者将有20—30万。加上手术后5年内的患者,总数可达近百万,如果能开发出真正有诊断价值的试剂盒,则每年产值可达亿元,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十分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