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LBS-p是由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所系统虚拟化与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http://gis.pku.edu.cn)开发的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支撑平台。LBS-p为C/S架构,包括客户端的LBS-p Mobile和服务器端的LBS-p Server。LBS-p采用一种新的轻量级移动地图格式Byte-Map来实现在线地图服务。LBS-p Mobile是运行在移动设备上基于Java ME的客户端程序,负责在线地图数据的请求、管理及显示,以及LBS的访问与结果展示。LBS-p Server负责为移动终端提供在线地图服务和LBS服务,主要包括三个部分:Byte-Map数据预处理机制,负责接受GML格式的原始地图数据作为输入,经过解析、分级、精简、分块等一系列处理步骤生成轻量的Byte-Map地图数据,用于LBS-p Server提供在线地图服务;Byte-Map数据服务模块,负责响应LBS-p Mobile的在线数据请求,实时为其提供Byte-Map数据;面向LBS的GIS服务模块,负责向LBS提供实体查询、最短路径计算等GIS服务。 开发者可以使用Byte-Map数据预处理机制准备应用需要的地图数据,利用 LBS-p提供在线地图服务。此外,开发者可以利用LBS-p定义的LBS接口,结合自己的数据实现LBS服务的实例,并部署到LBS-p Server中。用户可以通过装有LBS-p Mobile的移动设备(如Java手机)访问上述地图服务及LBS。 )
背景介绍
LBS一直被认为是移动增值服务最具潜力的部分。随着用户随时随地的需求和无限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以在线方式提供移动地图服务,让用户可以按需下载和使用称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数据格式的选择方面,虽然Mobile SVG受到W3C组织的大力推荐并在现有绝大多数的在线地图服务中得到了采用,但是由于其采用XML文本格式,导致数据量相对较大,使用压缩技术仍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并继而带来客户端解压缩的时间开销和电力、内存资源的消耗。因而LBS-p采用一种轻量的二进制矢量地图数据格式——Byte-Map。与Mobile SVG相比,Byte-Map在数据量和终端处理开销上都有一定优势。)
应用前景
适用于LBS应用开发。采用LBS-p开发的LBS应用,对于LBS用户而言,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和使用地图数据,并基于地图进行各种LBS查询(兴趣点搜索、路径导航等)。用户持有的移动设备无需进行地图等数据的存储,而是根据位置实时下载。LBS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它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大众的衣食住行带来极大的便利。使用LBS-p能够快速搭建起成熟的LBS应用,大大缩短了LBS应用开发周期,起到了普及LBS应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