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优势与技术水平: 1.规模达到日本地球模拟器记录43倍; 2.FFT速度记录达到美洲豹的1.6倍; 3.证明GPU加速在超大系统上是实际可用的。 研究技术: 1.针对GPU集群的程序开发技术; 2.软件移植技术; 3.大型系统稳定计算技术(支持在天河这样机器上做全机规模的科学计算)。我院与合作单位进行的示范应用为2011年4月天河交付验收期间重点提到的两个应用之一。 )
背景介绍
中国超级计算机在国际舞台可谓风光无限,无论是去年国防科技大学的“天河一号”,还是今年曙光的“星云”,都确确实实让中国“牛”了一把,前者去年挺进TOP500前十,后者更是一举拿下第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高兴之余,我们也不得不静心面对另一个实现:跟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性能计算最大的差距不在硬件水平,而主要在应用与软件两个方面。特别是随着CPU+GPU这种异构体系结构在超级计算机中的应用——“天河”与“星云”都使用了GPU做加速器,软件应用落后于硬件发展的矛盾就更加突出了。在日前由中科院软件所主办的“2010年中国高效能计算应用高峰论坛”上,GPU编程难、软件可移植性差、生态系统尚不成熟等一系列与软件应用相关的问题引发了专会专家的极大关注。北京大学信息学院众核软件研究室研发的GPU集群软件技术可以帮助高性能计算用户将现有的串行软件或传统基于MPI的软件移植到天河一号这样的有GPU加速设备的集群上,目的是大幅提升科学计算软件的性能。)
应用前景
高性能计算:湍流、石油、燃烧、洋流、计算宇宙学、力学、工程计算等等。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是计算机时代潮流的最佳时期,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中,CPU集群软件移植与培训在未来的市场中一定能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