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核磁共振波谱仪可以用于1.可进行1H、13C等常规测量,并可检测31P,15N,29Sz等多换谱 2.可进行各类如DEPT、HSQC、驰豫测量 3.可进行活性肽,多肽类蛋白的溶液结构研究 4.可进行化合物的结构、组分的鉴定 5.可进行多维梯度实验。 三通道高性能功放:1H/19F范围最大功率为100W,平均功率为25W,在31P~15 N最大功率为300 W,平均功率为30W。高线性X核300W及150W的氘功放。 技术参数:5mm BBO正相观察宽带探头,H去偶,氘锁通道,标准宽带范围:31P~109Ag,扩展到19F,主动屏蔽的Z-梯度线圈,ATM自动调谐。变温范围:-150~+180℃。 5mm TXI反相三共振探头:观察H,去偶C和N, 氘锁通道, 主动屏蔽的Z-梯度线圈,ATM自动调谐。变温范围:-150~+150℃。 10mm BBO正相观察宽带探头,H去偶,氘锁通道,标准宽带范围:31P~109Ag, Z-梯度线圈,ATM自动调谐。)
背景介绍
生物及化学分析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利用核磁共振信号的化学位移特征来探测有机物分子结构。从上世纪7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应用日趋广泛。截至2010年年初,我国已有该类设备超过350台,全部为进口设备。现有的核磁共振主要是以机械手抓取的方式,有两个类型:一种是单独的自动进样器架,并在架上安装有个较大传动空间的传动链,该方式占用的空间较大,成本也较高,另一种是直接再磁体的上方安装样品箱,机械手安装的样品箱内部,这样占用空间较大,成本也高。随着近年来,生物、化工、能源、食品等领域的研究需求不断提升,生物及化学分析用核磁共振波谱仪在这些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并呈现应用规模高速扩大的趋势。)
应用前景
应用于生物、化工、能源、食品等行业。核磁共振谱仪的全球市场规模达到每年超过40亿美元。未来长时期内还将稳步快速的增长。中国的销量还不到全球总销量的1%,且工业检测领域市场潜力巨大,预计5年内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人民币。由此可见市场前景非常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