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该方法的主要思路是在前置液中加入一定浓度的化学剂,注入前置液后关井一至两天时间,将井底岩石的润湿性由水湿或油湿变成中等润湿或者气润湿。然后再进行压裂。为提高压裂后液体的返排率,对支撑剂应进行一定的化学处理,将支撑剂的表面特性向有利于液体的返排的方向转化、同时提高支撑剂的强度及抗高温性能。 采用这一新方法,一方面由于改变了岩石的润湿性,反转凝析的液体以及压入的前置液便可以很容易地产出,而不至于挡住气体的流动;另一方面,由于大幅度提高了压裂后液体的返排率,气体的相对渗透率增加,从而显著提高气井的产能。 气润湿反转方法技术思路独特,能够低成本高效地提高凝析油气田产量。润湿性反转技术还能够降低低渗透油田注气开发中的注气压力、提高采油速度和最终采收率。比起国际上采用过的大型酸化压裂、注入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等方法,效果都要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背景介绍
凝析油气田开发的主要难题是:当油藏压力降到露点压力以下时,凝析气反转凝析在井底附近形成大量的液体,由于渗透率低而造成液锁现象,从而使产气量急剧下降,严重时甚至使生产井变成死井。国际上先后采用过大型酸化压裂、注入二氧化碳或其他气体等方法。但是,实践证明效果都很差。近来,北京大学工学院提出了通过改变井底附近岩石的润湿性及压裂支撑剂的润湿性(从液相润湿变成中等润湿或者气润湿)来提高产量及改善压裂效果的新方法。)
应用前景
目前世界原油天然气供应日益紧缺,油气价格飙升不止。急需新技术提高低渗透油田和凝析气田的产能,该技术能低成本高效地提高低渗透油田或凝析气田的产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