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怀化分市场
 您当前位置:技术交易 > 

秸秆-燃料乙醇生产技术


行业类别: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所处阶段:规模化生产阶段
持有单位:北京大学
转让方式:技术转让,
转让价格:面议

成果信息

北京大学工学院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具有高发酵能力,高活性而且抗污染能力强的发酵酵母,以农业废弃秸秆为原料,采用浓硫酸糖化的方法获得较高的糖回收率,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纤维素乙醇可作为石油液体燃料的替代品,并且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常见的预处理的方法大体上可分为物理预处理法、化学预处理法、物理化学预处理法和生物预处理法。 )

背景介绍

秸秆很少被利用大部分都是以堆积、燃烧等方法直接倾入环境,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如果把秸秆制成燃料乙醇,热效率大大提高,这样做不仅缓解了人类所面临的一些困难,比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秸秆制燃料乙醇是20世纪初面市的传统产品,后因石油的大规模、低成本开发,其经济性较差而被淘汰。随着一些先进农业国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四次较大的“石油危机”,又推动燃料乙醇工业在世界许多国家得以迅速发展。自巴西、美国率先于20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大力推行燃料乙醇政策以来,加拿大、法国、瑞典等国纷纷效仿,均已形成了规模生产和使用。中国燃料乙醇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燃料乙醇在中国具有广阔前景。随着国内石油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乙醇等替代能源为代表的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已成为中国能源政策的一个方向。)

应用前景

据统计,我国每年可收集秸秆总量约7亿吨,除去用于造纸、饲料、造肥还田及收集损失外,按剩余20%秸秆计,每年约有1.4亿吨秸秆可用于生产乙醇,按照5吨秸秆产1吨乙醇,年产量可达到2800万吨。开发利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生产燃料乙醇,以1吨秸秆净收入200元计算,每年还可为农民增收280亿元。2013年底,中石化技术团队完成年产5万吨纤维素制乙醇工艺包开发,可为万吨级示范装置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由此可见未来市场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