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工学院在深入研究PM2.5的团聚和聚集到较大颗粒物上的各种流体动力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空气动力学聚并技术,使流体射流与固体结构相结合,产生大、中、小多尺度漩涡并存的产涡装置,它们能使不同尺度的颗粒随烟气气流做不同轨迹的运动,从而使大颗粒能频繁地 “穿越”微细颗粒的密集区,成为后者的“吸铁石”,帮助提高除尘装置(特别是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目前项目已在工业中得到应用,可减少PM2.5约50%~70%的排放。 )
背景介绍
燃煤烟尘是超细可吸入颗粒物PM2.5(粒径在2.5μm及以下颗粒物,亦称可入肺颗粒物)的最主要来源。监测结果表明,可吸入颗粒物是目前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其中PM2.5的污染问题尤为严重。燃烧产生的PM2.5通常富集各种有害重金属元素,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也将其治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十二五”期间将开展设立PM2.5排放标准限值的可行性研究。)
应用前景
我国各地PM2.5质量浓度分布呈现上涨趋势,质量浓度远超我们2012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尤其北上广深地区,发展建设好,工业发达,汽车保有量大等因素,PM2.5严重超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