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蝴蝶兰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成果由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朱根发研究员率领的研究团队完成。该项目建立了国内第一个蝴蝶兰资源圃,保存有全国最多的蝴蝶兰种质资源;首次阐明了温度影响蝴蝶兰杂交结实的机理、研究了蝴蝶兰和五唇兰未受精胚珠的离体培养技术;构建了蝴蝶兰的杂交育种体系,选育出新品种16个、新品系12个,其中审定品种7个、国际登录9个,打破了品种长期依赖从国外进口的局面;率先突破了蝴蝶兰的组培快繁技术,制定了种苗工厂化生产流程;探明了蝴蝶兰的营养生理和成花机理,建立了产业化技术体系,实现了蝴蝶兰育种、生产国产化。)
背景介绍
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植株很少发育侧枝,很难采用常规分株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蝴蝶兰的蒴果中含有数千万粒种子,但种子不含 胚乳或其他组织,只有一层极薄的种皮, 在自然条件下萌发率极低,因此无法利用播种 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应用前景
该项目研究过程中培育了陈村花卉世界等30多家大型蝴蝶兰企业,开发出种苗新产品200多个、开花新产品115个,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和欧美,累计实现社会经济效益24亿元。该成果已在广州、佛山、东莞、汕头等地和省外推广应用,带动了我国及世界蝴蝶兰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广东省花卉业的科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