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怀化分市场
 您当前位置:技术交易 > 

晋汾白猪及其配套养殖技术


行业类别: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
所处阶段:规模化生产阶段
持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转让方式:技术转让,技术许可,
转让价格:面议

成果信息

晋汾白猪原名山西白猪(Ⅱ系),是由山西农业大学主持培育的瘦肉型猪新品种。晋汾白猪是在以太湖猪、马身猪和长白猪为杂交亲本选育而成的山西白猪高产仔母系(Ⅰ系)的基础上,应用加系大白猪,经杂交合成和继代选育而成。培育工作从1993年开始,经杂交固定,两个阶段、6个世代的选育,历时20年,于2012年完成培育任务。 1、技术指标 晋汾白猪初产母猪总产仔数10.97头,经产母猪总产仔数13.11头,30~100kg阶段平均日增重837.00g,料重比2.86,达100kg体重日龄171.00天;胴体瘦肉率59.87%,肌内脂肪含量2.63,无PSE肉。与杜洛克杂交,杂一代在30~100kg阶段,平均日增重878.11g,料重比2.70,达100kg体重日龄165.40天;胴体瘦肉率63.11%,肌内脂肪含量2.76%。 2、产品特点 2.1在保持高繁殖力的基础上,提高了生长速度,尤其前中期生长速度快(60kg前),生产性能更适合大规模产业化生产需要。 2.2在生产中既可以利用纯种生产优质商品猪,也可以作为杂交母本。 2.3抗病力强,育成率比引进(普通)猪种高3个百分点,保健费用低20%。 2.4一次杂交,杂种优势强,杂交方式简单易行,便于推广。)

背景介绍

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在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随着猪育种技术的进步和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猪的专门化品系的培育和配套 利用成为世界养猪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长期以来,在我国生猪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品种一直是外国猪种,但其产仔少、抗 逆性低、肉质差是造成我国生猪生产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我国已培育成功一批 瘦肉型猪新品种(品系),但在进入大产业时,依然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充分利用国内外优 良猪种资源,通过最佳的血液配比,采用现代动物育种手段,培育兼具国内外猪种特点、生 产性能全面的新品种,是解决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困境的根本出路。)

应用前景

晋汾白猪发情明显,易配种,产仔多,仔猪育成率高,抗病力强,容易管理,适应规模化生产和农户分散饲养。利用晋汾白猪与杜洛克猪杂交生产的商品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适合集约化生产。发挥晋汾白猪生产性能优势,通过完善“原种选育+种猪扩繁+商品生产+品牌销售”的产业链,形成晋汾白猪特色品牌,促进生猪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市场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