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本技术成果开发了一种提高斑鳜生长性状的方法,培育出抗逆、抗病及生长速度明显优于斑鳜的改良新品种。选择斑鳜作为父本,翘嘴鳜作为母本,采用搭建塑料大棚越冬及强化培育等方法;采取父母本同步一次注射外源激素法进行催产,人工授精时采用干毛巾包裹亲鱼;用人工半干法授精、环道流水孵化等繁殖技术措施,使父本利用率提高1.5~2倍;采取分段培育模式,配套适口饵料鱼,强化苗期及养成期的养殖管理。本技术成果改变了现有斑鳜杂交育种的方法,保证了亲本的同步性成熟,延长可繁殖时间,操作更为简便,提高了人工繁殖、孵化杂交苗的生产效率及成活率。)
背景介绍
斑鳜主要生长在桂江、西江的湖泊水域中。底栖,喜清水,特别喜欢藏于石块、树根或繁茂的草丛之中。生活适宜水温为15℃~32℃,在水温7℃以下时不大活动和摄食,潜于深水处越冬,到春天水温回升后,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沿岸水草丛中觅食。我们于2004年~2006年在梧州桂江河段进行了西江斑鳜驯养技术研究,探讨食性转化时机的把握、驯化饵料的选择及鱼苗阶段的病害防治技术等。)
应用前景
该技术成果可应用于利用鱼类种间杂交育种技术产生具有明显形态特点和生长优势的新品种斑鳜。杂交斑鳜经过近年的市场推介,已形成较大的市场销售规模,商品鱼市场持续畅销,具有良好的养殖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