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信息
1. 围绕着果穗梳型美观、易繁殖、适应性广的育种目标,成功选育了‘桂蕉6号’、‘桂蕉1号’、‘金粉1号’、‘银粉1号’香蕉新品种,其中‘桂蕉6号’已成为我国香蕉栽培面积最大的主栽品种。 2. 优化了组培苗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包括采用中草药艾叶+苍术空间熏蒸消毒技术、自然光及暗培养节能高效培养技术、外植体生长锥免消毒剥取技术等,组培生产继代增殖系数控制在2.11,污染率降低到2.95%以下,二级苗育苗成活率达到99.74%,大田优株率99.72%,高峰期年销售达到800万株以上,提升了种苗产业化的水平。组培苗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的优化,破解了组培苗生产企业耗能高、污染重、效率低、产能小等技术难题,并创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香蕉组培苗产业化繁育基地。 3. 围绕着香蕉不同产区的立地条件和冬季寒害问题,集成了香蕉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香蕉防寒及其产期调节技术、香蕉水肥一体化技术、三个收获周期内更换一次优质种苗的种植模式。香蕉防寒及其产期调节技术的创新应用,成为解决香蕉主产区寒害和产期集中等难题的关键;香蕉水肥一体化、膜下双管滴灌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取得了省工53.8%、节肥40.5%、节水53.8%、增产33.6%的良好效果,扩大了新品种的栽植区域;三个收获周期内更换一次优质组培苗的种植模式,有效的遏制了花叶心腐病和束顶病等毁灭性病害的爆发,全面提升了我国香蕉产业的生产水平。)
背景介绍
针对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香蕉产业中优良主栽品种少、组培工厂化繁育技术效率低和能耗高、栽培关键技术不配套等问题,在香蕉优良品种选育、种苗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优化、栽培技术集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选育出丰产性强、商品性好、适应性广的香蕉新品种,建立了高效高产的香蕉集成创新技术示范点。)
应用前景
该成果在广西、云南、广东、海南、福建累计推广‘桂蕉6号’组培苗5.15亿株,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147.42万亩。采用技术推广转移的方式把香蕉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到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累计在东南亚国家推广种植桂蕉6号组培苗800多万株,总面积18.5万亩,桂蕉6号也成为我国第一个在国外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果树品种。该成果推动了我国香蕉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种植进程,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我国香蕉产业的发展、产区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